寿光市孙家集街道第一初级中学

菁菁校园计划总结

孙集一中2017-2018学年历史教研计划

发布时间:2017-11-15 09:48 栏目:计划总结 发布单位:寿光市孙家集街道第一 点击量:1286 【公开】

孙集一中2017-2018学年历史教研计划

指导思想

结合我校实际,落实我市教科研中心初中2017年度教研工作计划,推进历史课教学改革。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龙头,以落实教学常规、夯实双基为重点,转变教研方式,创新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历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工作要点及措施

一、加强学习,推进课堂改革,提高教学效益

1、倡导课程理论学习,坚持学以致用。组织全组老师认真学习,领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认真研读有关课程理论和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努力引领历史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

2、提高教师解读教材,强化把握教材的能力。教师重视教学的“设计”、从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出发,对教材进行取舍、重组、整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加强对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特别是九年学生初步建立起知识网络系统,做到合上书,使每个历史知识点都历历在目。每节课的教案要能体现出教学的主要手段,全面完成历史教学任务。

4、加强对导学案的灵活运用。在市教科研中心编辑的优秀导学案基础上,融入我校的导学案优点,形成自己的创新学案设计。通过添加附页,把相关的内容补充进来。运用多种方式和活动,全方位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活动起来,在既扎实有效、又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学会学习,增强能力,提高素质。

5、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继续深化“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精心安排,要把学习重点和难点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另外要抓住合作的时机,让学生有效的参于合作学习。

二、规范常规管理,落实常规要求。

结合学校要求和历史学科的特点,落实每项常规要求。

1教学常规符合学科教学实际需要,要实用。对市发导学案,要灵活使用,丰富内容,完善环节,根据需要调整结构,不宜机械照搬。教学设计能力,要重视备课设计能力、导学案设计能力、训练与测试题命制能力、课堂活动规划能力、教学资源取舍能力、教学目标设计能力、问题设计技巧等方面的培养。

3.做好单元检测和试卷的讲评。抓好单元知识达标检测,及时做好检测分析、查漏补缺工作,特别重视对试卷的讲评。 毕业班教学要重视历次统考及试卷讲评。讲评试卷不能盲目的对答案,讲评要有针对性,要讲思路,讲方法,讲技巧、讲题型的变化,使学生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少失多挣。非毕业班的历史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面向全体,夯实基础

三、加强学科教研,促进教师成长

1、继续以集体备课为切入点,加强教师的教研。认真落实学校制定的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和每月一次的学校教研活动。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深入学习和研究教材,商议下周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讲的典型例题,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和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多参加同科教师的听评课活动,踏踏实实地做好教学研究。

2、鼓励本组教师多参加校内外的教学教研活动和教师间的学习。利用学校安排的到先进单位学习的机会,做好笔记,通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能力的提高。

3、加强中考命题的研究。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积极研究新课标,把握新课标的精神实质;二是要积极研究课改的考试评价和探索课改试卷的命题导向;三是积极研究我市2017年中考历史考试说明,明确潍坊市学业水平考试方向,精研细读考试说明,把握考试内容、形式和能力要求。四是制定历史教学及复习计划,把握教学进度,系统、全面地梳理初中历史知识,恰当制定复习策略,关注初高中衔接的内容。

第一周    学习新课程目标讨论制定计划

第二周    统教材,集体备课,抓好重难点

第三周    探讨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

第四周    统一备课,统一教学进度

第五周   研讨历史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第六周   研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第七周   研讨如何,增强学生的阅读材料能力  

第八周   研讨期中复习计划。  

第九周     期中考试   

第十周   试卷分析讲评讨论后段情况 

第十一周   研讨在历史教学中利用图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十二周  教学常规互查,分级部集体备课

第十三周 教学常规互查,分级部集体备课

第十四周评选优秀教案

第十五周教学常规互查,分级部集体备课

第十六周    迎考复习

第十七周   迎考复习

第十八周   出题做题

第十九周教研总结  

孙集一中                                              历史教研组

           2017.8.31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服务热线:400-1166-112  举报电话:(0531)889286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6-5253099    举报邮箱: sgsdjg@wf.shandong.cn   
Copyright© 2021 shg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08676号-1    
主办:潍坊市寿光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技术服务支持:武汉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天喻爱书人现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南环路14677号     联系电话:13863688668     联系邮箱:sjyzzcl@wf.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