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孙家集街道第一初级中学

菁菁校园计划总结

孙集一中2017——2018第一学期数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7-11-15 09:47 栏目:计划总结 发布单位:寿光市孙家集街道第一 点击量:992 【公开】

孙集一中2017——2018第一学期数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整体工作安排,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积极的情感,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积极组织开展校本教研,深入开展教研活动,实现研训一体,追求特色,努力形成合作共进的教研氛围。

主要措施:  

一、以终身学习为目标,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1、认真组织本校教师学习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端正教学思想,明确培养目标,按照教育教学的规律进行教育教学,结合课改的要求,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在学习的基础上,组织研讨与交流,促进教育教学认识统一和观念的转变,形成先进的教学思想,切实改革课堂教学,以达到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教师素养。严禁体罚学生现象发生。

  二、以教研组建设为重点,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1、加强教研活动,结合要研究的课题,每位青年老师开一节公开课进行教学的研讨,要求每位教师在开设教研课时,首先在备课组中进行说课,由备课组长做好记录,教研组、备课组研讨时要指出缺点,真诚帮助指正,并对课堂教学中出现闪光点、不足之处,在备课组中进行研讨,以引起全体备课组成员的重视,集思广益,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尽量在展现给学生前多准备、多思考。在点评研讨完后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做好反思摘记,使自身的教研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

2、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设计好导学案。因此,钻研教材,众心齐力,发动集体的力量,定时间、定地点、有计划、有内容地开展教研组活动,资源共享,特别是针对一些较难设计的课要做好提前几天先个人设想再进行组内交流,以便及时调整教法、学法,并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及学习方法、数学思想、数学精神,做好教学体会的记录。

3、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从改革中提出教研课题,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倡导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合作的教研氛围,要善于总结和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要增强教研的工作活力,从导学案、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入手,切实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会学习的能力,切实实现减负增效。

  三、以教学常规为抓手,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加强集体共同探讨,开学初制定教学计划,“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测验”,及时做好质量分析。

特别以下几项要求:

1教学常规符合学科教学实际需要,要实用强化教学设计能力。对市发导学案,要灵活使用,丰富内容,完善环节,根据需要调整结构,不宜机械照搬。教学设计能力,要重视备课设计能力、导学案设计能力、训练与测试题命制能力、课堂活动规划能力、教学资源取舍能力、教学目标设计能力、问题设计技巧等方面的培养。

2.坚决落实教学过程中的“三讲”和“三不讲”原则。做到“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漏易混点”、“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最大限度提高教学效益。

3.在作业布置上落实“三布置三不布置”原则。做到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不布置惩罚性作业,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真正做到轻负担、高质量。

4.重视训练与考试质量。教师要精选试题,注重质量,分类汇总,注重方法。要建立和完善“当堂达标——单元过关——模块达标 ——终结提高”的学科训练与考试流程,并且要在考练讲评之后采取错题重考、满分卷、每日一题、小短卷测试、个别性作业等形式弥补考试中暴露的问题,以使训练与考试效益最大化。

附:月段活动安排

9月份

1.落实新学年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

2.召开本科月段教研会,各年级同科教师搞好教研。

3.迎接学科衔接教育课堂教学专项调研。

4.参加寿光市学业水平考试质量分析研讨会。

5.传达寿光市学业水平考试质量分析研讨会精神。

10月份

1.召开本科月段教研会,各年级同科教师搞好教研。

2.组织学科听评课活动。

11月份

1.召开本科月段教研会,各年级同科教师搞好教研。

2.落实好学校期中自主检测。

3.迎接教学视导。

12月份

1.召开本科月段教研会,各年级同科教师搞好教研。

2.结合视导总结,进行整改。

3.编写新年度学习设计。

1月份

1. 迎接期末考试。

2. 撰写年度教研工作总结与新学年教研计划。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服务热线:400-1166-112  举报电话:(0531)889286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6-5253099    举报邮箱: sgsdjg@wf.shandong.cn   
Copyright© 2021 shg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08676号-1    
主办:潍坊市寿光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技术服务支持:武汉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天喻爱书人现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南环路14677号     联系电话:13863688668     联系邮箱:sjyzzcl@wf.shandong.cn